简介

建党光辉的历程PPT建党光辉的历程PPT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起义失败的原因
3
起义的评价
4
历史背景
1
历史意义和伟大精神
2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集团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的矛盾公开化(即所谓“宁汉分裂”)。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分共”,即七一五事变。一方面解聘共产国际中国代表鲍罗廷的顾问职务,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门和军队驱逐共产党人。
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与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勾结,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历史背景
朱德
朱德任第9军副军长。南昌起义前,朱德当过南昌公安局长以及第3军军官教育团团长,对南昌的敌人兵力部署和配备非常熟悉,并绘制出一副详尽的南昌军事地图,标明了碉堡、火力点以及进攻路线,为起义积极做出各项准备。南昌起义爆发时,朱德率领原南昌军官团的3个连参加起义。起义之后,另外成立第9军,朱德被任命为第9军副军长。
刘伯承
刘伯承任军事参谋团参谋长。南昌起义前,刘伯承已是川中名将,北伐期间,曾担任总指挥,组织领导过泸顺起义。 1927年7月上旬,刘伯承辗转来到武汉。没过几日,他就接到赶赴南昌协助发动武装起义的通知。7月下旬,刘伯承到达南昌,协助起义总指挥贺龙拟定起义作战计划。1927年8月1日上午,起义部队成立了革命委员会,革命委员会下设秘书厅、军事参谋团等机构。刘伯承因在起义中的出色表现,被任命为军事参谋团参谋长。
贺龙任起义总指挥兼第20军军长。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的贺龙采取了愤然抗争的态度。7月17日,他在对连以上军官发表讲话时,表明了他要跟党走的坚决态度。7月28日,当贺龙得知了南昌起义的行动计划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我完全听党的话,要我怎样干就怎样干”。尽管贺龙当时还不是党员,但是党组织还是任命他为起义军总指挥。
贺龙
主要领导
叶挺
叶挺任起义前敌总指挥兼第11军军长。1925年,叶挺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第四军独立团(又称叶挺独立团),任团长。1926年5月,叶挺率部参加北伐,担任先遣队。北伐军占领武汉后,部队大规模扩编,叶挺升任第11军第24师师长。南昌起义爆发后,叶挺任前敌总指挥兼第11军军长,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
周恩来
周恩来任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 。1927年7月下旬,临时中央正式决定,成立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组成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周恩来为前委书记,用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名义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8月1日凌晨,周恩来等人领导在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2万余人举行起义,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全歼驻南昌国民党军3000余人,于拂晓占领南昌。
点击添加标题
发动起义
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第1、第2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
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
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1927年8月2日到达南昌集中。
点击添加标题
改编部队
起义成功后,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这次起义仍用国民党左派名义号召革命的指示精神,发表了国民党左派《中央委员宣言》,揭露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种种罪行,表达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和继续反对帝国主义、新旧军阀的斗争决心。8月1日上午,召开了有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党部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推举邓演达、宋庆龄、何香凝、谭平山、吴玉章、贺龙、林祖涵(伯渠)、叶挺、周恩来、张国焘、李立三、恽代英、徐特立、彭湃、郭沫若等25人为委员。革命委员会任命吴玉章为秘书长,任命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参谋团,作为军事指挥机关,刘伯承为参谋团参谋长,郭沫若为总政治部主任,并决定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龙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所属第11军(辖第24、第25、第10师),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20军(辖第1、第2师),贺龙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第9军,朱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全军共2万余人。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标题
转移部队
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1927年8月3日起,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计划,指挥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沿抚河南下,计划经瑞金、寻邬(寻乌县)进入广东省,先攻占东江地区,发展革命力量,争取外援,尔后再攻取广州。起义军进至进贤县时,第10师师长蔡廷锴驱逐在该师工作的共产党员,率部折向赣东北,脱离起义军。由于起义军撤离南昌比较仓促,部队未经整顿,加上酷暑远征,部队减员较多,7日到达临川时,总兵力约1.3万人。
起义军在临川休息3天,继续南进。1927年8月25日,先头到达瑞金县壬田以北地区。这时,驻广东的国民党军第8路军总指挥李济深,调钱大钧部9000人,由赣州进至会昌、瑞金地区,并以一部前出至壬田,阻止起义军南下;调黄绍竑部9000人由南雄、大庾(今大余)向雩都(今于都)前进,支援钱大钧部作战。在这种形势下,中共前委决定乘钱、黄两路兵力尚未完全集中实施各个击破。当日,起义军向壬田守军发动进攻,歼其一部,于26日攻占瑞金县城。接着,集中兵力进攻会昌的钱大钧部主力,激战至30日,攻占会昌县城。两战歼钱大钧部6000人,缴获枪2500余支(挺)。起义军伤亡近2000人。9月初,起义军一部在会昌西北的洛口地区,击退黄绍竑部的进攻。
庆祝胜利
1927年8月2日,南昌市各界群众数万人集会,庆祝南昌起义的伟大胜利和革命委员会的成立。会后各界青年踊跃参军,仅报名的学生就有数百人。
点击添加标题
部队会合
会昌战斗后,起义军陆续折返瑞金,改道东进,经福建省长汀、上杭,沿汀江、韩江南下。9月22日,第11军第25师占领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主力继续南进,于23日占领潮安(今潮州)、汕头。在此期间,李济深令钱大钧残部牵制第25师,令黄绍竑部经丰顺进攻潮安,令陈济棠、薛岳部3个师1.5万余人组成东路军,由河源东进,寻起义军主力决战。根据上述情况,中共前委决定,第20军新建的第3师随革命委员会驻守潮汕地区,集中主力6500余人迎击东进之敌。9月28日,起义军主力在揭阳县山湖(今揭东县玉湖镇)附近地区同东路军遭遇,将其击溃,继向汤坑(今丰顺县城汤坑镇)推进,在汾水村地区(今揭东县玉湖镇汾水村,村内建有汾水战役纪念碑)与敌再次激战,至30日,起义军伤亡2000余人,无力再战,遂向揭阳撤退。是日晚,黄绍竑部攻占潮安。10月3日,起义军主力在流沙(今普宁市)与由潮汕撤出的革命委员会会合,继续向海丰、陆丰地区撤退,在经过流沙西南钟潭村附近的莲花山时,再次遭到东路军的截击,激战不胜,部队大部溃散。革命委员会和起义军领导人分散转移,余部1300余人进入海陆丰地区。驻守三河坝的第25师,在给钱大钧部以重大杀伤后,向潮安转移,10月5日在饶平县境同由潮汕撤出的第3师一部会合。
此后,这两支部队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战闽粤赣湘边,最后保存起义军约800人,参加了湘南起义,并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合。
历史意义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的标志。
伟大精神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开篇。
南昌起义蕴含着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这些伟大精神激励我们在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攻坚克难,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奋斗目标。
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精神
首先,将南昌选作起义的地点是合适的,但起义之后在此坚守则不合适。在当时的条件下,兵力仅2万的起义军,要想长期守住它是不可能的。对此中共中央在组织南昌起义的过程中,就有过明确的指示,要求部队举行起义后,迅速南下,占领广东。
当时,中共中央考虑到长江流域及其北方已成为反革命势力混战的地方,不利于革命势力立足和发展。相比之下,南下广东比较有利。
然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南征,成了导致起义军失败的关键问题。
根据形势及党的根本利益,南昌起义面临的战略方向,有三种可能:一种是就地不动,以南昌为红色中心,形成宁、汉、南昌三足鼎立之势;一种是上山,即离开南昌,但不到广东,而是在江西、湖南的广大地带,依靠山区,依靠农村,依靠农民,建立农村根据地;一种是下海,就是南下广东,夺取海口。
南昌起义失败的原因
据当时形势看,上策是上山,中策是原地不动,下策是南下。而起义军恰恰选择了南下!
其实,这并不奇怪。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看,当时中共中央确定的南下广东的战略方针,完全是借鉴照搬俄国式的“城市暴动,夺取政权”的经验。
然而广东当时的条件也不是特别好。广东人民虽然曾在反帝反军阀的各种斗争中发挥过重大作用,但是从4月15日李济深、古应芬等在广州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后,广东的工农群众,特别是参加省港罢工的工人组织,受到严重镇压,革命力量遭到重大摧残。在革命处于低潮、力量对比敌强我弱的总形势下,企图夺取广州,以广东为根据地重整旗鼓,再来一次北伐,是严重脱离实际的想法。后来广州起义的失败也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南昌起义失败的原因
南昌起义失败的原因
后来,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周公在总结失败的原因时,概括为七个字,就是“没有就地闹革命”。他说:“当时武装暴动的思想,不是马上就地深入农村,发动土地革命,武装农民。
用国民党左派政府的名义,南下广东,想依赖外援,项打大城市,而没有直接到农村中去发动和武装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这是基本政策的错误。”
南昌起义,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观指导上缺乏经验,没有和湘、鄂、赣地区的农民运动相结合,开展土地革命战争,而是孤军南下广东,企图打开海口,争取外援,重建革命根据地,再次举行北伐,加之两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歼敌,成为敌人各个击破等原因,最后遭至失败。但这次起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它以实际行动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它对创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起义的评价
1962
点击添加文字,点击添加文字点击添加文字.
1939
点击添加文字,点击添加文字点击添加文字.
20XX
点击添加文字,点击添加文字点击添加文字.
1931
点击添加文字,点击添加文字点击添加文字.
1949
点击添加文字,点击添加文字点击添加文字.
1996
点击添加文字,点击添加文字点击添加文字.
20XX
点击添加文字,点击添加文字点击添加文字.
1921
点击添加文字,点击添加文字点击添加文字.
点击添加标题
谢谢观看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pudding
乔治复工大会
悔入IT杰克公
84天前
pudding
未命名的文档
未命名用户xEXrGH
118天前
pudding
挤压机
未命名用户0RAil3
121天前
pudding
data
未命名用户cH436E
123天前
pudding
data
耿👀直👀君
134天前
pudding
未命名的文档
未命名用户ysjzJV
141天前